探索大未來

文章索引

伍、結論

  無可否認的,台灣的宗教信仰在光復之初,由於歷史文化的傳承,民族血脈的相連,以及人口的移動,雖然曾受過日本長期的統治,但在傳統宗教及民間信仰方面,基本上和大陸漢族社會的信仰並無太大的差異。但是,四十年來的台灣在西風東漸、教育普及、富裕化社會等環境因素的引想下產生了迥然不同的社會型態,幾乎使這一個地方的人在生活方式、價值、觀念、態度產生遽變。這種結果一方面使傳統的宗教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也帶來完全不同的宗教景象,或有人抨擊宗教的衰弱,但也有人確認為這種世俗化是全球必然的趨勢。

  從台灣的宗教信仰演變似乎可理析出以下幾項結論:

  一、由於物質文明的快速提升及生存競爭的日益白熱化,使台灣的人民一方面趨於功利的追求,另方面重視現實生存的問題。進而影響到傳統宗教具有的特質─指導性及理想性受到挫折。

  二、由於教育的普及、富裕社會的形成、即產業結構的改變,產出大量的白領階級,此一階級的人傾向於價值多元化及進行更多的新的嘗試。因此不僅在其他生活層面上的一元化產生變化,而且在宗教信仰上也出現多樣化。

  三、都市化形成所具有的匿名性及次級關係,一方面使傳統宗教難以掌握原有的信徒,更促成符合社會需求的多樣化的世俗宗教。

  四、傳播媒體的多樣化及廣泛使用,不僅提供人們更豐厚的資訊成為知識累積的基礎,更帶來更多獲得資訊的管道。這是造成今日台灣多元化社會的主因。這種結果迫使傳統宗教的傳播理念與策略受到質疑和挫折,但也促成宗教團體開始大量運用傳播媒體以達成宣介的目的。這種現象在 1960 年代西方宗教已被運用,為 1970 年代中期以後傳播工具的廉價化、多樣化及普及化更提供一個更充裕的活動空間。

  預期到本世紀結束以前的這十年間,對台灣而言,如第三波作者所指稱的,將處於強大的「未來震撼」中。不僅台灣將接受更急遽的變遷衝擊,而且將在本世紀結束前步入資訊社會,這樣的社會型態使宗教行為轉變更為深刻。

  一、傳統宗教,尤其財力較為雄厚的宗教如佛教、基督教、天主教等將更大量的使用影視較佳的傳播媒體進行宣介的策略,其他次級的宗教必在書籍、雜誌等的出版品上積極生產

  二、未來台灣的傳播媒體將使電視、電話、電腦及人造衛星更緊密結合,並將出現類似「電子報紙」(Electronic Paper)的資訊庫與家庭結合(註十四)。此種結果將使人們獲得資訊的方法多樣化,選擇性增強,資訊更豐富。「電子教堂」Electronic Church)的出現是可預期的。

  三、台灣都市將走向巨大化和高層化,預期 2000 年將有 87%的人居住在都市中。這種城市型態對於宗教傳播而言將產生阻礙,所以藉由各種傳播媒體達成宣介的目的將被認為主要的方法之一。

  四、台灣富裕化的趨勢在沒有突變的環境衝擊下必將持續下去,兼之對於休閒文化的要求,本世紀結束時用於非食品消費的所得將佔75%,亦即將四分之三的所得用於閱讀、旅遊、保健、醫療、教育等活動上。此有助於知識的累增,神權化的宗教將難以持續存在。

  五、由於競爭激烈化將繼續提高,人們的挫折感、無依感及焦慮性將有增無減,而且產業結構的變遷將使某些經濟部門的人口受到失業的威脅,所以宗教的需求將更增高。但由於此種社會的不穩定性高且未來貧富差距難望緩和,社會福利制度未能及時周全建立,所以追求功利性的宗教行為將更明顯。也由於此種人口因產業結構改變引起的移動過程使宗教難以確實掌握信徒的人數及心理,因而必將使宗教的社會活動更多層面化且更積極。

  六、傳播媒體的廣泛使用不僅改變宗教與人的關係,更重要的將刺激包括政治、經濟、及社會層面的行為改變。一方面將促使政府對宗教採取更自由的態度,而使宗教蓬勃發展;另方面將使宗教符號和工具商品化(註十五),成為家庭或個人裝飾的用品。

  七、傳播媒體廣泛使用的結果使教義的延展將產生趨同,將使人們一生中不在執著於一種宗教,教派並存的現象將更普遍且更具有包容性,甚至會產生更廣泛的功能整合共同關注社會的變遷。

  八、宗教世俗化的趨勢將持續下去,使宗教的指導性功能溢出而增強其休閒與娛樂的功能。這種現象將表現在宗教團體的社會服務活動上。

  九、未來的宗教信仰更趨於區隔化,宗教活動將限於教堂、寺廟、家庭等有限的活動範圍內。

  十、台灣的宗教將在傳播媒體的助長下提供更具國際性的宗教觀,並將使適合人們的宗教派別更快速引進或成為既有教派文化的因素。

 

附註:

  註一:  瞿海源,我國宗教變遷的社會分析,朱岑樓主編,我國社會的變遷與發展,台北:東大,民 70,頁 376~382。

  註二:  瞿海源,解析新興宗教現象,徐正光、宋文里合編,台灣新興社會運動,台北,巨流,民 78,頁 232~234。

  註三:  劉光弼,宗教宣介對社區發展的影響,社區發展季刊,第四十七期,中華民國社區發展研究中心,民 78 年 9 月,頁 10~11。

  註四:  瞿海源,解析新興宗教現象,同註五,頁 234~239。

  註五:  宋文里,民間信仰、世俗化與迷信:一個心裡學的觀察與討論,徐正光、宋文里合編,台灣新興社會運動,台北:巨流,民 78,頁 252~261。

  註六:  李亦園,宗教問題的再剖析,楊國樞、葉啟政主編,台灣的社會問題,民 73,頁 385~412。

  註七:  董芳苑,台灣民間信仰之認識,台北:永望,民 72。

  註八:  瞿海源,解析新興宗教現象,同註五,頁 239~241。

  註九:  楊懋春,近代中國農業社會之演變,台北:巨流,民 69 ,頁 145。

  註十:  蔡文輝,海峽兩岸社會之比較,台北:東大,民 77 ,頁 129~167。

  註十一:陳瑞貴,宗教的未來,明日世界,第 144 期,民 75.12,頁 12。

  註十二:詹宏志編著,趨勢報告:台灣未來的 50 個解釋,台北:商業週刊,1989,頁 267~271。

  註十三:張培耕,宗教活動對社區發展的影響,同註三,頁 48~47。

  註十四:參考祝基瀅博士主講,傳播革命與現代社會,淡江講座叢書,台北:淡江大學出版中心,民 74 年 12 月,頁 65~68 。以及 Joseph N Pelton, The Future of Global Satellite Communication: Space Odyssey 2000, Howard F. Didsbury, Jr.(ed.), Communications and the Future, Maryland: World Future Society, 1982, pp. 74~77。

  註十五:參考吉田龍彥助,陳寶蓮譯,生活市場最尖端,台北:遠流, 1990 ,頁 173~179。以及谷口正和著,李文祺譯,第三感性,台北:遠流,1990,頁 69~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