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學理論

文章索引

第二節  台灣現代化的階段性過程

  台灣現代化的努力並非一蹴即成的,亦非同時進行全面性改變的,甚或在不同的階段中均保有「不完整」的部份。台灣的現代化首先經由農地及經濟的改革,藉工業化刺激經濟成長,再由經濟成就逐步邁向現代化的目標,過程中各個社會部門進化的速率並不一致:有主動性,也有被動性;有受內、外環境影響所導致的;亦有政策主導的,更有源自於社會需求的。

  台灣現代化的工程,是從 1949 年的農經改革開始的。第一階段的政策實施主要有三: 1949 年的三七五減租、 1951 年的公地放領、及 1953 年的耕者有其田。

  其後從 1953 年開始實施第一期的四年經建計畫,對發展台灣工業進行有系統的建設。此等計畫連續進行五期以迄 1974 年。隨後鑒於內、外經濟環境的變化及對應能源危機的發生,自 1976 年開始施行六年經建計畫,並從 1980 年開始實施十年經建計畫。而 1982 年的「科技發展方案」、1995 年的「亞太營運中心」及 1998 年的「科技化國家推動方案」更是開展以資訊及高科技工業為主的科技化主導策略。

  一九九○年代開始的台灣,長期的奮鬥創造了輝煌的成就。正因為其經濟成就及加入國際社會的企圖,於是使台灣開始脫離「地區化」(localization)的桎梏,而積極追求「全球化」(globalization)的未來。也由於這種企圖使台灣必須面對前所未有的衝擊與挑戰。這種結果反應在政策層面上的就是「發展台灣成為亞太營運中心」。此一決定台灣與全球經貿關係及台灣未來更高層次的生命「第二曲線」(the second curve)自一九九五年開展,計畫在二○○五年全面完成,臻至完整的「自由貿易區」。此一計畫在於追求台灣的自由化、國際化,並期望藉此提高全民的生活品質和全面提升國家競爭力。

  一九九八年四月二日行政院院會更通過國家科學委員會所提出的「科技化國家推動方案」。其目標在於提升整體科技水準、促進經濟發展、提升國民生活品質、及建立自立國防能力。企圖在二00三年建構台灣成為「亞太地區研究重鎮」、「亞太高科技製造中心」、及「科技島」。此等目標預期在二0一0年完全達成。若此則台灣將以其經貿及科技的強大力量在廿一世紀上半葉展現其全球性的影響力。

  基本上,1950 年代及 1960 年代的經建目標是在改變人民生活,厚植未來的經濟建設力量。1970 年以後,則在建立自主的經濟體系,並鞏固經濟基礎,減低對外依賴,以及加強與國際經濟體系的關係,擴張其與國際社會體系的互動。1980 年代開始,其目標則在加速邁向後工業化社會(Post-Industrial Social),期使在本世紀結束前後邁入資訊社會,且成為國際社會主流體系的一個有貢獻的成員。所以台灣在不同的時期依其目標採取不同的經濟策略。例如:1950 年代是採取以發展農業為主的策略。1960 年代是以發展輕工業為主,積極鼓勵國民儲蓄,以累增國內資本,盡力引進國外資金,全力推行工業化,創造就業機會, 1970年代努力於建設重工業。1980 年代致力於資訊及高科技產業並大力擴張國際市場及提高人民生活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