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學理論

文章索引

未來研究?研究未來?

未來研究(Futures Studies,亦稱未來學),這門知識領域在近半世紀以來,逐漸受到重視。有意見的人或許會認為,新知識領域的出現並不代表著可以被肯定具有學術性。然而,任何新知識領域的創生、成長、與成熟,不可否認地均需要很長時間的淬煉,包括晚近的一些新興學科或是已有完整理論基礎的經濟學、管理學、心理學、社會學等社會科學,均是如此。

所謂需要很長時間,說明需要更多的論辯及插補。因此,既然需要很長時間的淬煉,就不能在一個知識領域剛誕生時就論定其存在的價值。何況一個知識領域的創生,顯示該知識領域必有其一定的功能性。從未來研究的角度而言,每個人都會想像未來,但如何想像未來?是否有脈絡可循?未來想像是否存在結構性的思考?未來想像是否可以透過一些方法去研究或思考?未來想像是否可具像化?如果可具像化,「未來」的未來不就不是很「未來」了嗎?「具體」的未來不就是今天正在經驗的生活嗎?此外,如果未來可以研究,那麼,未來想像的結果(或許稱為圖像或渴望),對每個人而言是否都是一樣?就好像大家都渴望過高品質或富裕的生活。如果大家的「渴望」是趨同的,為什麼每個人的「未來」卻不相同?許多與「未來」有關的問題令人困惑,這或許都是未來研究的核心與價值了。

長久以返,無論從哲學、宗教、文學、社會科學等各種角度,均對未來有不同的探討與體現。在東方社會對「未來」的概念與意涵亦有其歷史的脈絡與發展,例如:無遠慮必有近憂,甚或易經的智慧。然而,近代對於未來研究知識領域的系統性探討主要來自西方世界,從該知識領域的發展與論辯可窺見一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