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學理論

文章索引

結語

綜合以上的探討,「未來」的探索從人類有史以來即已存在,只是以不同的型態出現,無論是占卜、觀象、命理、預言、宗教、先知、乃至於使用知識的科技預測、投射或探索。人類社會對於未來的了解由「無知」,到「已知」到新的「未知」。人們不因科技文明進步與知識的積累而顯得更有自信,反而對於未知的世界體現出更加的「尊重」,這顯示在由預測到多元可抉擇未來可能的探索即是例證。人類對於「未來」也由消極地避免危機到積極的發現浮現的議題、不可掌握的風險並企圖發現多元的未來,而且由「人定勝天」的以人為主的主宰心態轉變為「與自然共處」的共處心態。研究取向上,不再單純以全地球或全人類的主要研究轉為包含了國家、組織、機構、與個人的多層次未來研究。

從未來研究的發展而言,從宗教、經驗、烏托邦、科幻創作、歷史決定論到具有科學思考的系統思考、未來推論與預測,並且由科技預測決定論及系統發展論到跨學科的未來研究嘗試建立獨立知識領域。研究方法上也由以未來預言與預測的探索性研究到使用到國家決策和企業策略的規範性研究,尤其是「遠見」的發展更是探索性研究與規範性研究的結合,此外更由外在世界的探索,企圖結合內在心靈與外在世界的結合的研究。

然而,未來研究主要來自於西方世界的未來學發展。至於非西方世界的未來研究是否提供了更寬廣有待發展的探索空間?例如台灣、日本、韓國、馬來西亞、新加坡、中國等亞洲地區的未來學研究發展,甚至中亞的伊朗、土耳其等國迄今均有其一定程度的發展。這些發展是否以有其特殊性與自主性?或許是未來研究領域可持續發展與茁壯的關鍵因素的潛在地區。

此外,未來研究的發展正處於分散期,所代表的意義是揭示未來研究在知識層面上也存在寬廣的發展空間。不僅需要有更多領域或人才的參與和經營,更重要地,面向未來,對於未來研究的參與者是否能開擴心胸,一如未來尚未發生可以自主發展一般,在對於未來研究共同參與的共識之下,經營此一知識領域或許也是當務之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