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思考小品
  正當政治人物汲汲於爭取下屆總統的機會時,一群年輕人表示了他們對引領台灣邁向 21 世紀的領袖的期待。

  這是昨天(27 日)在筆者「社會未來」遠距教學課,以「我們所需要的跨世紀國家領袖」為題的討論會及會後在討論區中,一些大學生的看法:

  一、要能親民,與民同在:他們討厭坐在辦公室裡吹冷氣的人。喜歡當人民有困難時,能及時與人民站在一起,關懷、打拼、解決問題的人。而且他們希望是要能身體力行,所作所為看得到的人;很不喜歡光說不練。顯然不切實際的允諾對他們而言是令人厭惡的。

  二、要能體察民意,感受疾苦:有些人認為從政治的現實來看,黨意是很重要。但是他們相信最後的決定仍取決於民意的向背。能發現人民所需的人就是人民所愛的人。直所謂「民欲常在我心」。問題是,真正的民
意在哪裡?民意不是亙久不變,而是會隨著環境變動的。

  三、要能對人民負責:信口開河及搖擺不定的政策會令人擔心。使得人民對於原本缺乏信心的社會與未來更加恐懼。

  四、要有國際觀:未來國家領袖具備「國際觀」是非常重要的。因為台灣正邁向地球村的世界體系。台灣非得融入國際體系不可。

  五、要有預測的能力:對於國家、社會、人民的需求與期望,以及世界潮流和全球導向等均要能預測其可能發展,據以作為決策的基礎,進而引領台灣與全球同步邁進,為台灣建立有利的國際地位。亦即,拒絕缺乏未來觀的「危機政府」。

  六、要民主也要強勢:在大方向的抉擇上要能體恤民情,掌握民意走向。對於正確的有利人民的抉擇要能強勢執行,貫徹到底。

  七、要有應付危機的能力:一般相信無論內外在環境,我們的社會是處在不穩定性與不確定性中。所以一位領袖不僅要能權變,更要在面對突發狀況時,有足夠的知識與能力化解危機。

  八、要能沈著穩健,謹言慎行:對於兩岸的未來幾乎充滿著高度的疑慮,不認為大陸對台灣會有善意。所以在承認台灣是小國的現實前提下,國家領袖應要具備沈著穩健,謹言慎行的性格,帶領台灣在穩定中求成長,求進步。

  九、要「有所為有所不為」:一個國家領袖要能「久居高位而不被腐化」。易言之,所作所為,應為與不應為均要有所堅持。

  十、要有魅力與清淨的形象:魅力、親和力、權威等特質對一個國家領袖是重要的。外表是要被講究的。而且不應有「小柯的特質」,所以「清新」的形象是被要求的。 

  在討論的過程中雖亦有觸及政黨,但對國家領袖個人的能力與人格特質依然是討論的焦點。是否值得未來的國家領袖參考?畢竟參與討論的年輕人將是台灣社會 21 世紀的中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