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大未來

文章索引

台灣勞動市場的變化

  台灣現代化的工程,是從 1949 年的農經改革開始的。第一階段的政策實施主要有三: 1949 年的三七五減租、 1951 年的公地放領、及 1953 年的耕者有其田。其後從 1953 年開始實施第一期的四年經建計畫,有計畫的對台灣工業進行發展建設。此等計畫性建設連續進行五期,以迄 1974 年。隨後鑒於內、外經濟環境的變化及對應能源危機的發生,自 1976 年開始施行六年經建計畫,並從 1980年開始實施十年經建計畫。1982 年的「科技發展方案」、1995 年的「亞太營運中心」及 1998 年的「科技化國家推動方案」更是開展以資訊及高科技工業為主的科技化策略。

  1951 年,亦是經建計畫實施之前,台灣農業佔產業結構的比重為 32.28%,工業僅 21.33% 。 1960 年代中期以前,農業在其經濟體系中長期維持重要的地位。但到了 1971 年工業的 38.94%遠超過農業 13.07% ,之後工業一直呈現快速成長,至 1986 年達 47.11%的最高峰,同期農業僅佔 5.55% ,而服務業一直呈穩定狀態,約在 45.98 至 47.94%之間。但 1988 年服務業首次超過一半(50.13%)且持續成長。至 1998 年農業為 2.73%,工業為 34.93%,而服務業為 62.34%。

  農工業產品在出口值的比重上亦出現相同的趨勢,農產品及其加工品在1952 年佔出口的 91.9%(22.1%及 69.8%),工業產品僅佔 8.1%。在台灣進行經建計畫之後,快速帶動了轉變。1971 年分別為 19.1%和 80.9%,1977 年則全然改觀,農業品佔 0.3%,其加工品為 1.8%,工業產品更是 97.9%。

  就職業流動而言,1951 年農業人口佔 56.69%,工業佔 16.32%。這種情形在1980 年以後出現明顯轉變:1970 年至 1981 年間台灣農業人口由 35.14%降為18.84%,工業人口呈現小幅上升由 29.91%而為 42.39%,服務業由 34.95%增為38.87% , 且呈快速成長現象 。 同樣現象呈現在 1961 年至 1983 年的就業人口數的轉變:就業總人數由 352.5 萬人增為 707 萬人,呈遞增的趨勢,其平均成長率在第一階段(1961 年至 1971 年)為 3.15%,而第二階段(1972 年至 1983 年)為3.10%。農業的就業人數則呈遞減的趨勢,第一階段其平均成長率為至 0.56%,呈小幅遞減,而第二階段則以每年至 2.48%加速減少。工業及服務業的就業人數皆已較就業總人數為高的成長率增加。在第一階段工業就業人數的平均成長率為6.83%,較服務業之5.42%高出 1.41%。至第二階段工業則以 5.48%較服務業之4.38%高出 1.1%,但其差距有縮小現象。綜合以上所述,在 1961 年至 1989 年總就業所增加的人數及農業部門所移出的就業人數,皆由工業和服務業等二部門所吸收,尤其第二階段服務業吸收的人數相對增加。此種現象顯示出 1960 年代以後台灣的就業結構走向工業結構,而且自 1980 年代後期起,服務業人口的快速增加,及至 1995 年首次超過 50%正說明台灣正快速形成後工業社會。

  依據行政院主計處的統計 (表一) ,台灣 1989 年代後期以返的勞動參與、產業結構變化、及各種產業成長的情形:台灣勞動參與率由 1989 年的 60.12%逐年降低到 2004 年的 57.66%;雖然就業人數有增加的趨勢,但是同期失業率由 1.57%增加到 4.44%,其中 2002 年更高達 5.17%。產業結構的變動情形(表二),同期農業佔 GDP 的比重由 4.39%降到 1.74%;,工業則由 37.92%降低到 29.54%,其中雖然 1990 到 1992 三年之間超過 40% ,但整體而言是逐年下降的;在服務業方面,同期由 57.69%增加到 68.72%。另外,從產業成長率而言(表三),農業由 6.30%降到至 7.06%;工業由 1987 年的 12.10%, 降到 1988 年的 4.71%,之後逐年下降到 2003 年的 4.47%,2004 年增加到 8.25%,主要來自於高科技產業的生產需求;服務業由 1987 年的 13.83%,降到 1988 年的 4.71%,逐年下降到 2004 年 4.83%。1986 至 2000 年間,就業平均年增率僅 1.15%,遠低於 1991至 1995 年間之 1.75%,2001 年出現 1978 年以來首度的負成長,較 2000 年降低1.15%。1997 年起在高科技產業發展帶動下,製造業就業年增率由 1991 至 1995年平均的至 1.47%轉為 1996 至 2000 年的 2.32%,整體工業部門在 1996 至 2000年間尚能維持微幅成長;服務業部門仍為創造就業機會主要產業, 但成長幅度漸緩, 1991 至 1995 年間其平均年增率為 3.63%, 1996 年至 2000 年間降為 2.37%,2001 年更降為 1.52%。

  隨產業專業分工愈趨精細,專業技術人力需求日升。1986 至 2001 年間就業人數增加 31.5 萬人,其中以技術員及助理專業人員增加 23.9 萬人最多,其次為服務工作人員及售貨員增加 21.5 萬人,2001 年整體就業人數雖為負成長,但該二職類人員仍呈增加;農林漁牧工作人員逐年減少,生產操作人員及體力工於1996 年至 2000 年間年平均雖微幅成長 0.38%,但  2001 年大幅減少 13.2 萬人。2001 年工廠缺工人數雖較 2000 年減少,但對技術員及助理專業人員與工程師等專業人力之需求仍有增無減,分占 34.29%與 18.64%,居缺工職類之第一、三位,顯示隨著產業結構調整,專業分工愈趨精細,企業對專業技術人力之需求日益增加。

  經由以上的分析顯現出:

一、台灣的產業結構及勞動市場的轉變與政府政策關係密切:1960 年代以後的工業化政策,使得農業不再具有優勢,且農業就業人口開始面對失業的危機;工業部門雖然在 1960 年代以後,由於政府的政策表現出亮麗的成長,但是1980 年代後期開始,政府政策轉向高科技產業及知識服務業,因此使得工業部門的表現出現衰頹而轉向服務業。因此,由政府主導的政策轉變,使得台灣面對二次的產業革命,創造二次的第二曲線。這種轉變因此帶來失業人口本質上的變化。

二、台灣產業結構及勞動市場的轉變與兩岸關係的變化關係密切:1988 年大陸對台灣採取一系列的投資優惠政策,帶動台灣產業的外移。此等外移現象相對於台灣產業的萎縮,尤其表現在傳統產業部門。因此,造成台灣工業部門無論該部門在 GDP 的比重及該部門的成長率上均表現出衰退的現象。

三、台灣產業結構及勞動市場的轉變與加入世貿組織(WTO)有密切關係:2002 年台灣經過 12 年的努力加入 WTO,所體現的是台灣必須面對來自全球的競爭,以及台灣必須在很快的時間內培養進軍國際市場的能力。易言之,入會的結果徹底改變台灣的產業結構與傳統的產業經營思維。過去受到政府保護的產業部門以及弱勢產業將不再擁有其受保護的優勢;不適合競爭的企業及經營模式與經營思維將受到挑戰與面對崩潰的危機。

  所以 ,台灣的產業結構與勞動市場受到政府政策及外在環境的影響相當廣泛與深遠。此等影響不僅及於一級產業的農業部門,尤其外在環境的變化深入影響二級產業的工業部門及三級產業的服務業部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