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學理論

文章索引

第五節  變遷中的台灣真能邁向現代化嗎?

  若從「現代化是追求幸福」的觀點而言﹐台灣的現代化並未能完全臻至理想:在追求現代化的過程中仍產出許多有待解決的問題。但如果從動態的文化成長而言,傳統農業社會之所以蛻變為現代工業化社會可視為前一階段社會與內、外環境產生不適應性的結果。那麼現代化過程所產生的問題正是邁向未來更全面現代化的原動力,若此則可用以解釋台灣現代化的動態環境。

  以下是以 21 世紀為指標,探討台灣可能的發展取向。

一、豐沛資源與多變環境

(一) 帶來亮麗未來的可運用資源

  1960 年代中期以後台灣的產業結構已明顯轉變為工業化。在電腦化和自動化的衝擊下,台灣的勞力密集工業已出現高度的不適應性,正快速轉向知識密集的資訊服務業。預期本世紀結束時台灣服務業人口及該部門產值佔國內生產毛額均將超過 55%以上。因此,台灣未來除了在學校教育外,勢必要大量增加「再教育」(re-education)及「再訓練」(re-training)的機會解決結構性失業的問題。龐大的中小企業﹐尤其是製造業部門的經濟規模,管理理念和模式,企業擴張及輸出,海外投資等問題,必將是台灣產業界未來的問題。因應市場的擴大及國際競爭的加遽,有效的資訊獲取和法令的配合,以及高度流動的勞工和制度化的勞資關係均將成為蛻變中的企業所要面臨的關鍵。

  從長期的經濟發展過程而言,台灣仍具有相當的潛在性發展條件:

1、人力資源:1988 年台灣 15 歲至 64 歲的工作年齡人口佔總人口數的 66.2% ,預計 2000年將為 68.9%。其中最具生產力的 25 歲至 44 歲人口佔 33%,而且該年齡層是在台灣高教育水平政策下所培育出來的:這些年輕人口絕大部份將經過達百所的大學及獨立學院的教育,或在政府「高等教育回流政策」下接受更新的教育內容及技術培養。

2、資本:1992 年以來台灣儲蓄率一直維持在 24.6%至 28.3%之間,外匯準備不斷累增。1997 年位居全世界第三位的 835.02 億美元外匯準備。若能有效運用則有助於長期經濟發展。此種現象將表現在企業的多國投資和亞太營運中心的龐大公共建設上。

3、技術:台灣從 1980 年開始的科技發展方案已獲致相當成效,尤其 1998 年的科技化國家推動方案更確立其跨世紀的目標。從 1980 年開始技術人力的長期培育和研究與發展(R&D)的擴大進行,成為加速台灣產業現代化另一項有利的因素。除科技升級外,台灣企業界在經營管理,資源的有效運用,及經營理念的革新表現在「再教育」與「再訓練」和資訊運用上已相當明顯。

(二) 邁向第二曲線的詭譎環境條件

  一九六O年以後的台灣進入工業化時代﹐一九八五年之後在面對工業化臨界點的經濟發展﹐自求突破﹐開創生機。於是有了自由化、國際化、加入WTO、發展亞太營運中心、建構科技化大國、…等之擬議。

  雖然許多的經濟資源對台灣而言將有相當理想的發展潛能﹐但在經濟成長過程中也必然隨之而來產生一些衍生性的問題﹐而且國外的環境條件亦處在快速的變動中。依據經濟部對於國內、外環境的評析認為一九九○年起﹐有待克服的課題有:

1、國內環境條件:

a. 技術研發係產業升級轉型不可缺乏之要素﹐唯研發經費的投入有待加強。

b.產業發展條件急速轉變﹐導致缺工壓力難解。

c.土地供應失調﹐地價高漲導致工業用地取得困難。

d.基礎建設不足﹐電力及水利供應出現警訊。

e.非經濟因素陰霾卻之不去﹐嚴重打擊企業信心並影響投資意願。

2、國際環境條件:

a.全球自由化風潮洶湧,地球村隱然成形﹐已是不可逆轉的趨勢。

b.企業經營跨國化已然形成﹐企業聯盟如雨後春筍出現,產業趨向國際分工。

c.區域經濟整合已進入實際運作階段。

d.環境保護已為共識,資源永續利用亦為全球關注焦點。

e.國際大量廉價勞力不斷釋出,改變各國產業分工條件。

3、兩岸環境條件:

a.  兩岸經貿依存度關係持續加深。

b.  兩岸的國際經濟、商業、科技等全面競爭態勢日益明顯。

c.  兩岸加入 WTO 之經貿互動競爭激烈。

d.  兩岸政經分離的關係發展日益明確,政治籌碼的爭奪掌握日烈。

二、跨世紀的三大核心

  面向即將來臨的 21 世紀﹐縱然遭逢 1997 年以來的金融風暴﹐但台灣仍在艱困的企圖發展其跨世紀的大工程與大事業。它將會以自 1990年以來所設計、開創自我生機的亞太營運中心為基礎﹐結合 1998 年的「科技化國家推動方案」及「政府再造」等二政策﹐構築成跨世紀的核心工程。

(一)  亞太營運中心

  台灣地理位置確實位居西太平洋的樞紐,而且近半世紀的努力﹐台灣經濟實力、高科技能力等本質條件確實有助於其國際競爭力的提升。證諸亞太地區國家:台灣對亞太各主要國家(包括中國大陸、南韓、香港、新加坡、泰國、馬來西亞、菲律賓、印尼等)之出口貿易比重從 1980 年的 18.2%大幅成長至 1996 年的 54.1%,而對亞太主要地區國家的累積投資金額,亦超過 450 億美元;1997年外匯存底高達 835 億美元,位居世界第三位。此外,台灣的高科技實力亦為世界所肯定。根據主計處九月份最新的統計資料顯示,台灣的主機板、滑鼠、數據機、監視器、筆記型電腦等十五項產品的市場佔有率均居世界第一。而且平均每一萬國民中有 33.4 位是屬於研發人員,這比例近乎是十年前的三倍。

  從企業層面來看,台灣的經濟成就吸引越來越多的國外廠商以台灣作為投資或開發經營亞太市場的根據地。從政策的層面的而言,台灣亟望建構其永續經營的第二曲線。因此與亞太各國發展全方位經貿關係,將使台灣成為各種區域性經濟活動,包括製造、轉運、金融、通訊、傳播活動等的中心點。

  而其亞太營運中心的終極目標就是在創造台灣經濟「自由化」與「國際化」的環境。藉由「自由化」與「國際化」,使人員、資金、貨物、資訊等均能自由流通﹐使台灣一方面融入區域經濟正合終﹐另方面從而邁向世界主流體系。 

  為有效落實推動亞太營運中心計畫,政府計分兩大方向規劃;(1)整體經濟調整;及(2)六大專業營運中心。前者在於改善台灣整體經濟環境,使台灣成為一適合貿易、投資、居住的環境;後者則為規劃六大專業營運中心﹐包括與生產製造相關的「製造中心」、與貨物及旅客轉運相關的「海運轉運中心」和「航空轉運中心」、與專業服務相關的「金融中心」、「電信中心」、「媒體中心」﹐其使達成台灣新經濟環境的開拓。

  此一大計畫預定分三階段﹐歷十年完成:

第一階段是 1995 年至 1997 年﹐其工作重點是完成細部規劃與具體行動方案、增修近 40 項法律及 110 餘項法令規章及在既有基礎上推動立即可行之小規模專業營運中心。

第二階段是 1997 年至 2000 年﹐其工作重點是完成主要硬體建設、擴大各專業營運中心之規模及進行全面性的經濟結構調整。

第三階段是 2000 年至 2005 年﹐其工作重點是經濟全面自由化、完成大型建設及發展台灣成為完整的「自由貿易區」。 

(二)  科技化國家的推動

  亞太營運中心的建構在於提升國家競爭力。而科技的研發又是此一競爭力的核心之一。面對先進國家的競爭﹐發展高科技產業、帶動產業升級、整合有限資源、以及結合政府與民間的力量做最有效的資源運用成為贏得下一世紀全球競爭的關鍵。此外基礎研究的品質提升亦是高科技水平國家的重要指標之一、產業技術持續發展的泉源。於是使台灣成為亞太研究重鎮也是不可或缺的一環。政府在科技白皮書中指出﹐之所以從 1998 年起開展「科技化國家」方案的背景因素是:

1.全球經濟更趨自由化﹐競爭日益激烈。

2.全球生態與環境保護要求日益嚴格。

3.資訊化社會的來臨﹐使得地球村形成﹐資訊傳輸更加頻仍。

4.科技是未來競爭力的關鍵因素。

5.科技知識是決策的基礎。

6.各國政府均更積極推動科技發展。

7.各國政府亦均重視基礎研究。

8.智慧財產權日益受到重視。

9.國際合作蔚為風氣。

10.  亞洲新興工業國家急起直追。

11.  我國早已積極培養科技人才。

12.  政府科技資源投入之成長較之民間企業來得緩慢。

13.  近年來高級科技人才回流。

14.  基礎研究在國際科學研究上「量」有所增加﹐「質」尚待努力。

15.  國內高科技產業快速成長。

  植基於此一內、外在環境條件﹐國科會參酌我國以往推動科技發展的經驗、第五次全國科技會議結論,並配合國家整體經建計畫,描繪出「跨世紀的科技發展」藍圖﹐並進行整體的規劃。經行政院會今(1998)年四月二日通過。其遠景是:

  1.亞太研究重鎮:

  2003年後,我國擁有世界著名的研究人員及研究機構,在若干基礎研究領域中作出世界級的重要貢獻,在亞太地區成為研究的重鎮。

  2.亞太高科技製造中心:

  (1)公元2000年時,技術密集產業之產值佔製造業40% ,整體製造業之研究經費佔營業額2%,每人年產值為12萬美元,製造業從業人員中有15%具大專以上學歷,成為「工業化之已開發國家」。

  (2)公元2010年時,技術密集產業產值佔製造業產值50%以上,且技術的輸出逐年提升,與輸入漸趨平衡。

  (3)更多的我國高科技公司發展成為跨國公司,促成其他世界級公司來台策略結盟,使台灣成為亞太高科技製造中心。

  3.科技化國家:

  亞太高科技製造中心的計畫相當龐大,而其關鍵之一為加速產業轉型升級,此項工作可藉廣設科學園區的策略來加速落實。

  (1)核心科學園區:於全國適當區域設立核心科學園區,每個園區容納約200家高科技公司,營業額每年約達新台幣4,000億元。

  (2)衛星科學園區:在核心科學園區附近,由政府或鼓勵民間建設智慧型園區及其他衛星科學園區,以吸引相關配合產業,加速形成「高科技產業群」。

  (3)科學文化城:以核心及衛星科學園區為基礎,結合城鄉發展及社區文化,規劃建設現代化之科學文化城,使科技事業與社區發展能齊頭並進。

  (4)科技島:未來八年間,我國各項重要的基礎建設,如國家資訊通信基本建設及各大交通建設相繼完成,屆時我國各研發單位、產業、服務業、科學園區及科學文化城…相連成網而成為科技島。人民、企業組織、政府彼此間均可透過網路從事各種生活、商業、教育、文化及社會活動。

  國科會在科技白皮書中預期:公元2000年時,我國製造業生產總值將達3,000億美元,技術密集產業產值佔製造業40% ,成為「工業化之已開發國家」;而公元2010年時,當前述的遠景逐一達成,我國整體科技水準普遍進步,政府及民間的生產力因科技的進步而大幅提升,生態環境及人民的生活福祉因科技的發展而大幅改善,中華民國將成為一個進步的「科技化國家」。

(三)  政府再造

  進入二十一世紀之際,政府正積極規劃推動跨世紀國家建設計畫,並以「亞太營運中心」及「建設台灣成為科技島」作為核心,希望在下一個世紀來臨時,真正邁向現代化國家的行列。因此,大幅實施政府再造,建立一個創新、彈性、有應變能力的政府,實為提高國家競爭力的基礎,也是跨進現代化領域必須越過的門檻。因此行政院基於下列理由進行「政府改造」工程:

1.組織再造:政府機關的組織和用人都受到舊法律規定的層層限制,此固定、僵化、變動困難的體制,已不能適應社會的實際需求,改善組織僵化的問題已為首要問題。

2.健全文官體制:目前的文官體制,無法將國內最好的人才。如何能夠建立一個能夠吸引社會精英投效的文官體制?也必須經由「政府再造」,來做一個徹底的革新。

3.提升效能:近年來政府當局開始向高效率的私人企業學習經驗﹐以提升效能與服務水準,是推動「政府再造」的第三個主要理由。

  政府再造的推動範圍分別包括以下項目:

1.組織再造:調整政府角色、簡化行政層級、調整中央與地方職能、行政院所屬各機關職能與組織、研訂組織設立基本規範及建立組織績效評鑑制度等項目。

2.人力及服務再造:改善組織文化、建立廉政機、激勵員工士氣、強調參與、鼓勵創新、增進機關用人彈性、建立以功績為主的升遷考核制度、加強人員訓練與職務歷練、培養服務熱誠及修訂相關人事法規,推動行政作業程序合理化、便捷化及效率化、建立電子化政府、提高服務品質及提供單一窗口服務等項目。

3.法制再造:配合政府角色調整,研訂促進或委託民間參與公務事務相關法令規範,改善財政預算制度,落實使用者付費及興利重於防弊之原則,檢討修正或廢止各項不當限制市場競爭及不便民之業務法令等項目。

  「政府再造綱領」推動實施後,依據行政院所評估的預期成效是:

  1. 重塑公務人員形象,提升社會地位。
  2. 調整政府角色,擴大民間參與。
  3. 靈活彈性組織人力,增強應變能力。
  4. 鬆綁法規,簡化流程,貫徹便民精神。
  5. 強化服務品質,顯著提升民眾滿意度。
  6. 健全政府財政,提高資源管理績效。

  此三大核心政策顯然企圖在下一世紀的國際社會中再一次展現台灣的經濟魅力。

三、重塑的社會文化

  一九六O年以後逐步進行的工業化 , 一九七○年代的快速經濟成長 。 這些努力的主要目標在「穩定與致富」 。其間雖伴隨著一些文化活動與政策,但在政治層次上並不是重要的 , 而且相關機構功能的發揮相當有限 。 因此傳統文化的價值在臺灣由於追求經濟的成就而被忽視,甚至拋棄了,而產生一些新的文化特質。

  在社會倫理上,  年資、年齡、性別等歸附地位或與歸附地位有關的一些條件不再是倫理價值的主體 , 而改以能力主義為價值取向的基礎 。 這種現象不僅表現在一般社會運動和社會等級地位上,也表現在政治活動上。  因而傳統的威權主義不復存在而強調競爭與能力。

  在角色關係上,  由於社會倫理關係的轉化,  打破了穩定的傳統關係,神秘性、特殊性被拋棄,  而由理性和一般性取而代之.亦就是社會關係的建構根據個人的能力和成就來決定.  因此社會流動加速,角色地位的變異性相對加大,此種現象亦表現在政治和經濟經營組織的系統上.

  在家庭結構上,  原有的以父子為主軸的家庭文化被打破了,明顯轉化為以夫妻為主軸的家庭模式,  傳統的角色權威如父權、夫權亦在快速減弱中,父母子女間走向平權主義,夫妻關係也注意到社會地位如社會階級、經濟收入等因素而調整彼此間的角色扮演.

  植基於此,傳統的規範性文化對現階段的臺灣而言已難以適應 , 傳統的理想性文化亦面臨嚴重的挑戰。  因為規範性文化係依據傳統的理想性文化而產生的 , 但當前臺灣在現代化過程中 , 顯然傳統的社會集體主義的理想性文化不再被重視 , 因而形成了實際文化與規範性文化間的衝突現象 。 「重新調適」成為必要。

  臺灣在內外環境的要求下接受了西方科技文明進行工業化 , 追求經濟成長。雖有其碩果,但卻仍須付出進行其他文化部門調整的代價。

  以臺灣既有的成就條件包括教育的、經濟的 , 均足以讓她在改革中走向新的文化模式。這種新的文化模式將是對傳統文化的省思、過去行為的檢視、  和進行去蕪存菁與涵化外來文化的結果。

  基本上 , 新的文化模式將是擴大的社會集體主義兼容了地區或種族主義與個人主義的多元主義文化體系。亦即:對所屬國家、種族、全人類和自然界關心的文化模式.實際性文化依然是功利的、競爭的、異質性的。  在快速變遷中經過調整的、或新設定的以及新建構的法令規章與各種「軟體」的社會建設將足以使新的規範性文化產生,且將經常被討論與修改,以保持其適用性。現有的各種社會互動,無論政治的、組織內與組織間的、個人的,也會產生更高的彈性。

  或許在可預見的未來﹐台灣仍無可避免地要忍受轉變過程中的高度「陣痛」﹐也同時要準備迎戰隨時會來的外環境的經濟衝擊﹐但台灣無可置疑地依然必須勇敢地走下去。可預期的未來五到七年將會是台灣最困難的時期。在轉換過程中台灣很難獲得外在環境條件的支援。只有在其蛻變完成之後才可能開展其第二曲線。 

  在跨世紀的過程中事實上台灣也難望完全進行全面的現代化。在跨世紀的大計畫中幾乎全然在發展經濟與科技的前景。台灣在盱衡其內、外環境如工業化的極限、社會組織的融入、全球經濟環境的逆轉等﹐基本上在有關的一些文化、社會、人文等層次的建設將因為經濟與科技的提升的追求而遭到繼續的漠視。不過要求重視的聲浪將會越來越高﹐且來自於民間及國際。

 

參考資料

行政院、經濟部、主計處等網路資料。

科技白皮書。

陳介玄﹐翟本瑞﹐張維安合著﹐韋伯論:西方社會的合理化﹐巨流﹐民 79。

陳信木﹐陳秉璋﹐邁向現代化﹐巨流﹐1988。

陳瑞貴撰  臺灣現代化下的文化衝擊  哈爾濱中國現代化學術研討會 1993.2

黃光國﹐儒家思想與東亞現代化﹐巨流﹐民 77。

楊國樞等著﹐現代化與中國化論文集﹐桂冠﹐1990。

Merton, R., & Parson, T.著,  黃瑞祺譯﹐現代化社會學:結構功能論選讀﹐巨流﹐民 70。

Morrison, Ian. The Second Curve: Managing the Velocity of Changing,NY: Ballentine,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