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大未來

Article Index

台灣勞動市場趨勢議題 

  依據現行政院主計處的資料及研究顯示,1987 年到 1998 年間,台灣勞動參與率下降的現象主要集中於青少年、 男性及中壯年與低教育程度者,其中男性勞動參與率於此期間下降近 5% ,由 1987 年的 75.24%逐年降至 1998 年的 70.58%;同期的女性勞動參與率僅略降約 1%,由 1987 年的 46.54%降至 1991 年之 44.39%,之後再微升至 1998 年的 45.60%。這種現象一直延續存在。勞動參與率降低的趨勢主要體現在:

  一、因就學年限延長的青少年與提早退休的中老年的勞動參與率下降:青少年勞動參與率之下降於兩性皆然(女性集中在 23 歲以前;男性則在 25 歲以前),中老年勞動參與率之下降則以男性為主(40 至 60 歲間),青少年勞動參與率由 1987年之49.31%降至 1998 年之 35.96%,同期之中老年勞動參與率亦由 56.39%降至53.30%。此外,50 至 64 歲中老年人口則因退休年齡提前,致參與勞動意願降低(尤以 55 至 59 歲者最明顯),其所占比重亦呈下降,致對總勞動參與率亦呈負向效果;25 至 49 歲青壯年不僅人口比重居冠,且大多為家庭經濟來源支柱,參與勞動意願最高,對總勞動參與率有正向提升貢獻。2001 年台灣地區勞動參與率為 57.23%,較 1996 年降低 1.21%,其中以 55 至 59 歲及 60 至 64 歲年齡組下降逾 5%,15 至 19 歲與 20 至 24 歲者亦降 4.98 與 3.57%。而 15 至 24 歲青少年之在學率由 1996 年之 54.48%提高至 2001 年的 59.72%,因求學及準備升學而退離勞動市場者之平均年齡,亦由 1991 年的 20.2 歲增至 2001 年的 21.2 歲,因退休因素退離勞動市場者之平均年齡,則由 59 歲提前至 56 歲。2001 年非勞動力計 734.7 萬人,較 1996 年增加 72.6 萬人,其中以高齡、身心障礙者增加 30.4 萬人居首,因求學及準備升學者增加 15.3 萬人居次;2001 年非勞動力年成長 2.35%,高於 1996 年至 2000 年之平均年成長率 2.04%,其中想工作而未找工作之潛在失業者明顯增加;想工作而未找工作者以 20 至 24 歲者居多,但其所占比率已由 1996 年的 20.02%下降至 2001 年的 14.90%,45 至 49 歲者所占比率則由 6.62%明顯上升至 12.90%。長久以來非勞動力均以女性占多數,但在女性逐漸投入職場,料理家務者比重逐年遞減下,  1990 年代以來所占比率已下降約 5%;而 2001 年非勞動力所增加的 16 萬 9 千人中,男性約占三分之二(11 萬 1 千人),主要係因想工作而未找工作之男性增加 3 萬 8 千人所致。

  二、低學歷者之勞動參與率明顯下滑:按教育程度,勞動參與率的下滑主要集中在國中及以下程度者,由 1987 年的 59.72%逐年降至 1998 年的 51.05%;而大專及以上程度者則由 67.74%升至 68.36%,前者勞動參與率的下降以男性較為顯著(79.04%降至 69.06%);後者勞動參與率的提升則以女性較為顯著(由 61.17%升至 63.16%)。

  三、青壯年期勞動參與率隨學歷的提高而提升,且學歷愈高者,退出勞動市場的年齡愈延後:以國中及以下程度者而言,勞動參與率多在 16 歲左右即達到近 80%。高中(職)程度者之勞動參與率則在 20 至 27 歲間達到約 85%,其後下降至近 80%並維持約 30 年,而於 55 歲以後快速下滑。大學及以上之高學歷青年勞動參與率則並未曾出現先升後降的趨勢,而是由 21 歲以前的 5%以下快速攀升至 30 歲左右的 90%以上,並維持近 25 年,而於 55 歲左右下降。但中、高學歷者之勞動參與率下滑年齡已有逐年提早至 50 歲以前的趨勢,其中又以高中(職)程度者較為明顯。

  四、工作場所歇業或業務緊縮與長期找不到工作而停找工作為 20 世紀末就業者及失業者退離勞動市場主因:依據 2001 年的資料顯示,2001 年有工作能力的非勞動力(即扣除高齡、身心障礙者後之非勞動力),其停止工作者計 37.1 萬人,其中以因工作場所歇業或業務緊縮而退出勞動市場者占 34%,居首。就年齡別而言 ,大多以低年齡組失業者退出勞動市場的比例較高, 但逐漸有以中壯年齡組較多的趨勢;性別方面,1991 年女性失業者停找工作轉為非勞動力人數計6.5 萬人,約為男性的兩倍,但近來男性失業者轉為非勞動力人數已超過女性。1996 年以來有就業意願的潛在勞動力趨增,2001 年計 40.9 萬人,而有就業意願的潛在勞動力以女性及 25 至 44 歲者居多,但男性與中高年齡者增幅較大。 此等顯現出非自願性失業者急速增加表現在: 2001 年平均失業人數為 45 萬人,較 1996年增加 20.8 萬人,其中以因工作場所歇業或業務緊縮而失業者增加 13.8 萬人最多,其次為因臨時性或季節性工作結束而失業之 3.3 萬人。就各失業原因所占結構比而言 ,多以對原有工作不滿意的自願性失業者所占比率最高,其後受亞洲金融風暴影響,1999 年因工作場所歇業或業務緊縮的非自願性失業者(32.09%)首度超越對原有工作不滿意的自願性失業者(30.39%), 2000 年時非自願性失業者雖呈回降,但 2001 年在全球景氣低迷及台灣產業加速外移影響下,因工作場所歇業或業務緊縮而失業者所占比率高達 45.88%,因季節性或臨時性工作結束而失業者所占比率亦突破 10%,達 11.62%;而對原有工作不滿意的自願性失業者則降至 19.47%。

  五、失業者有集中於青少年、男性、青壯年及高中(職)教育程度的趨勢,但中壯年與低教育程度者失業率增幅亦大:男性失業者占總失業者之比率由1996 年的 63.57%逐步升高至 2000 年的 67.40% , 2001 年雖略降為 67.16% , 但其失業率增加的速度遠較女性快。年齡層方面,以 25 至 44 青壯年於 1996 年超逾五成(52.5%)最多,2001 年增至 54.13%;但 45 至 64 歲中高齡失業者所占結構比上升更快。教育程度方面,高中(職)程度失業者近幾年約維持在四成左右;大專以上程度者所占比重於 1993 年達 28.77%高峰後即逐漸下降;國中以下程度者所占比率則呈上升趨勢,由 1994 年的 30.27%上升至九十年之 36.42%,結構性失業問題逐漸浮現。1997 年以來各教育程度別失業率中,以高職程度者的失業率最高,已迥異於 1990 年代初期大專以上高學歷高失業的現象。2001 年高職程度者失業率達 5.21%居冠,但國中以下程度者失業率較 1996 年上升 2.69%,升幅最大。歷年來各年齡別的失業率均以 15 至 19 歲與 20 至 24 歲青少年最高,2001 年失業率分別為 13.64%與 9.65%,較 1996 年上升 6.17%與 2.93%;30 至39 歲與 45 至 49 歲年齡組失業率上升幅度亦在平均水準(1.97%)之上。而青少年(15 至 24 歲)想換工作比率均逾 10%,居各年齡組之冠,顯示其工作異動較頻繁,失業率亦較其他年齡組高;但青少年多屬自願性失業,年紀愈大者則以非自願性失業較多。在尋職過程遭遇主要困難方面,青少年多係「工作性質不合」及「技術不合」,40 歲以上年齡者則多為「年齡限制」。

  六、失業者希望找尋職類與廠商缺工職類差異性漸增,低教育程度及中高齡失業者尋職日益困難: 1996 年 5 月失業者中希望找尋生產操作工作者為 8.2 萬人或占 37.40%,而同年年 8 月底工業及服務業廠商短缺生產操作人員亦達 8.8 萬人;2001 年 5 月失業者中希望找尋生產操作工作者增達 20.8 萬人,但工廠短缺員工則以技術人員的 6.4 萬或居冠,生產操作人員僅 5.4 萬,顯示隨著產業結構升級,廠商對專業技術人力需求增加,但失業勞工仍以希望從事基層工作者居多,兩者差異日漸擴增。另一方面,廠商短缺員工以高中(職)教育程度者居多,但 2001 年該教育程度短缺人數由 2000 年之 8.5 萬人減為 5.6 萬人,專科及大學以上程度短缺人數均較 2000 年增加,尤以大學以上程度者增至 4 萬人最明顯;而廠商之年齡僱用條件,近幾年主要集中於 20 至 39 歲青壯年階段,2001 年 5月底達 14 萬人,占總缺工人數的 74.64%,50 歲以上之短缺勞工占總缺工職位僅 1%。低教育程度及中高齡失業者尋職日益困難。

  由以上的趨勢議題可得知勞動參與率的降低及失業率的提高與青少年在學、 工作人口的學歷、技術能力 、退休年齡提早、新技術能力的再教育與再訓練、摩擦性失業、以及公司規模與業務縮小或結束營業有關:

一、由於就業年限的延長造成勞動參與率的降低。

二、由於學歷過低的因素造成失業的情況愈來愈加嚴重。

三、由於技術能力的要求造成失業的情況嚴重化。

四、由於提早退休造成勞動參與率的降低。

五、由於缺乏再訓練與再教育而在離開職場後難以在開創事業的第二春。

六、由於尋職者的需求與廠商缺工職類差異性漸增 ,造成勞動參與率無法提升。

七、由於工廠歇業及業務緊縮造成失業率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