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7 of 11
難題4:未來學研究法在檢驗可抉擇的未來或即將來臨的未來?
傳統的未來研究在追求未來風險和不可期待性的降低,以及勾勒變遷與發展的可能性。其所呈現的型態是依據某些或然率的未來,以「假如…,然後會….」(if–then or …so that…)的型態描繪。這種型態雖然體現了暫時可能的「即將來臨」(coming into existence)狀態,而且此等未來是會出現與確認的。
然而未來具有可抉擇的本質,因為不穩定狀態的狀態越來越高,且由於可能未來與渴望未來之間的差異也越來越明顯。在形成客觀未來的科技進步和實現客觀未來的社會參與,兩者的發展都提高了可抉擇的本質。
個人、群體和社會整體所希望創造的,不只是自己的未來,也包括了整體社會的未來樣態。現在人們感受到更強烈的需求,面對未來時會深入比較與評量不同的抉擇,並且採取多樣的觀點思考,在許多抉擇中選擇一個或多個選擇做出決策。這種思考方式受到方法論的重視與強調,尤其是進化論和批判論未來研究。
邇來,可抉擇性的觀念貫穿整個未來研究的過程。從目標到可能抉擇,所有的研究方法與思考方式都在追求此等目標的實現。越來越多的領域使用「可能」的思考方式和「可抉擇」的研究法超越所欲達成的「即將來臨的目標」的研究。之所以如此,是因為研究工具本身的性質逐漸可以建立早期以及/或可實現的行動結果。然而,目標間的抉擇性也正在社會發展過中受到強調。
「可抉擇性」意味著一種傾向和轉捩點。可持續傾向的抉擇性不僅意味著過去的趨勢被改變的可持續性,在研究上也意味著透過質性研究過程可勾勒出不同未來的思考方式與研究工具的有效性。更多可抉擇性能夠提供發展的轉捩點甚至更持久性的傾向。此等可抉擇性幾乎存在在未來塑造和社會發展的模式。此等現象顯示出,社會發展的轉捩點左右了社會複雜體系的質量進化的承諾。因此,發展的轉捩點成為重要的檢驗要素。
當然,可抉擇的願景與個人的抉擇無法替代組織和社會的長期生存能力。可抉擇性的概念只有在全球或整個世界的長期穩定的社會-經濟-科技的框架範圍內進行。不確定與混沌不只可視為未來學方法論的新思考,也可視為一種世界秩序的類型。人們已開始致力於思考他們選擇中的可抉擇性,未來需求導向的建立已成為一種未來的震撼。
在未來研究上,誰都不能也不願把分歧整合為一體。從可抉擇願景到可視為趨同目標的範疇裡,似乎只有透過溝通創造新的思想體系和基礎架構,人類才得以永存。因此,可抉擇未來將會被不同的研究法視為檢驗的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