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學理論

Article Index

第三節  台灣經濟發展策略的成就

  在一連串的經濟發展計畫的施行過程中,台灣在經濟發展上獲致明顯的成就,而且也促成其產業結構的轉變,逐步脫離傳統農業社會而邁向以服務業為主的後工業社會。

一、經濟結構的轉變

  產業結構在經濟成長經常被用以評量其社會進化的層次依據之一,也是現代化程度的程度的衡量指標之一。

  1951 年,亦就是經濟計畫實施前,台灣農業佔產業結構的比重為 32.28%,工業僅 21.33%,約佔五分之一。1960 年代中期以前,農業在其經濟體系中長期維持重要的地位。但到了 1971 年工業的 38.94%遠超過農業 13.07%,之後工業一直呈現快速成長,至 1986 年達 47.11%的最高峰,同期農業僅佔 5.55%,而服務業一直呈穩定狀態,約在 45.98 至 47.94%之間。但 1988 年服務業首次超過一半(50.13%)且持續成長。服務業並呈現質變,由輔助性藍領階級為主的服務性質轉變為資訊服務。至一九九八年農業為 2.73%,工業為 34.93%,而服務業為62.34%。

  農工業產品在出口值的比重上亦出現相同的趨勢,農產品及其加工品在1952 年佔出口的 91.9%(22.1%及 69.8%)﹐工業產品僅佔 8.1%。在台灣進行經建計畫之後,快速帶動了轉變。1971 年分別為 19.1%和 80.9%,1977 年則全然改觀,農業品佔 0.3%,其加工品為 1.8%,工業產品更是 97.9%。

  工業化以後,台灣經濟年年平均成長率亦出現可觀的現象。從 1951 年至1979 年年平均成長率是 9.1% 。其中 1950 年代約為 7.7% , 1960 年代為 9.0% ,   1970年代達 10%,但其中 1974 年及 1975 年因能源危機的影響出現低成長。1970 年代至 1980 年代中期仍維持 8.6%。但隨著工業「成長極限」的出現,自一九八八年以後一直維持在 5.39%至 8.23%之間,一九九八年的金融風暴更降低至 5.3%。

  台灣在經濟發展中始終力求增加國民所得,此一中心原則的效果亦在同期中展現出來。 1952 年平均國民所得為 263 美元, 1980 年為 2054 美元, 1985 年 3142美元。至一九九七年己達 12,019 美元。

  而且台灣的所得分配差距亦有縮小的現象。1950 年台灣最高 20%所得階層與最低 20%所得階層,每戶年平均所得比率為 15:1,到 1979 年降為 4.34:1。顯示台灣在經濟成長與經濟公平上力求民間均富目標的努力。可是隨著經濟成就越大,此一成就似乎有限。自一九八一年起貧富差距持續再加大,由 4.21 擴增到一九九七年的 5.41。

二、社會結構的變遷

  就結構功能論而言,任一社會部門的變遷必會帶動其他部門的改變,使社會再趨於整合。從現代化的概念而言,變遷的過程會是全面的、整體的。從經濟公平的角度而言,經濟發展的碩果應普遍為社會大眾所共享,即社會大眾的福利應隨經濟發展而提高。台灣現代化的過程基本上不出此一理論架構。在人口組合、職業流動,都市化及人民基本生活需求的質量上表現出相同的趨向。

  就人口組合而言,1951 年以後的 30 年間,台灣人口的出生率與死亡率明顯下降。1951 年出生率高達 49.87‰,死亡率為 11.57‰,到 1985 年降為出生率18.03‰,死亡率 4.81‰,同期自然增加率由 41.68‰ 降到 12.91‰。死亡率的降低相對使台灣人口結構老化,高齡化人口比例增加。65 歲以上人口由 1951 年的2.45%增至 5.05%。預期壽命亦大幅延長,男性由 53.38 歲而為 70.82 歲,女性由56.33 歲而為 75.81 歲,分別增加 17.8 歲 18.6 歲。出生率與死亡率的降低,老年人口的增加,預期壽命的延長在人口轉變理論上顯示的意義是:家庭生活條件獲得改善,么折率降低,營養攝取來源充分,醫療條件良好,家庭及社會勞動力的需求轉變和家庭社會價值的轉變。這種趨勢始終呈現穩定的狀況,至一九九七年:出生率為 15.07‰,死亡率為 5.59‰,人口增加率為 9.87%0。65 歲以上人口佔 8.05%,平均壽命男性是 71.91 歲,女性是 77.79 歲。

  就職業流動而言,1951 年農業人口佔 56.69%,工業佔 16.32%。這種情形在1980 年以後出現明顯轉變:1970 年至 1981 年間台灣農業人口由 35.14%降為18.84%,工業人口呈現小幅上升由 29.91%而為 42.39%,服務業由 34.95%增為38.87%,且呈快速成長現象。同樣現象表現在同一時期(1961 年至 1983 年)的就業人口數的轉變:  1961 年至 1983 年間就業總人數由 352.5 萬人增為 707 萬人,呈遞增的趨勢,其平均成長率在第一階段(1961 年至 1971 年)為 3.15%,而第二階段(1972 年至 1983 年)為 3.10%。農業的就業人數則呈遞減的趨勢,第一階段其平均成長率為-0.56% ,呈小幅遞減,而第二階段則以每年-2.48%加速減少。工業及服務業的就業人數皆已較就業總人數為高的成長率增加。在第一階段工業就業人數的平均成長率為 6.83%,較服務業之 5.42%高出 1.41%。至第二階段工業則以 5.48%較服務業之 4.38%高出 1.1% ,但其差距有縮小現象。綜合以上所述,在 1961 年至 1989 年總就業所增加的人數及農業部門所移出的就業人數,皆由工業和服務業等二部門所吸收,尤其第二階段服務業社吸收的人數相對增加。此種現象顯示出 1960 年代以後台灣的就業結構走向工業結構,而且自 1980年代後半葉以返,服務業人口的快速增加 , 及至一九九五年首次超過 50%正說明台灣正快速形成後工業社會。

  在就業人口的性別比重上,女性由 1951 年 18.3%提高到 1978 年的 29.7%,工業和服務業的就業人數比率亦有明顯的轉變:1956 年至 1986 年女性在一級產業(農業)由 47.81%降為 12.41%,二級產業(工業)由 18.63%增為 41.98%,三級產業由 33.56%增為 44.74%,若以職業別而言,同期最大的增加率是監督及佐理人員由 7.01%增加至 18.67% 。其次為生產作業員 18.88%增為 36.73% 。婦女的大幅就業及監督與佐理人員所比率的提高顯示,台灣女性地位的趨於平等,兩性價值觀的改變,社會流動的頻仍,成就標準取向的增強,女性教育水準的提高和在社會與家庭角色地位的提升。

  就教育普及而言。1951 年小學以下教育程度佔 90.27%,1985 年為 49.2%,1993 年則為 38.17% ,而同期大專以上的比例分別為 1.33% ,8.99% ,及 13.13%。高等教育的在學率則由 1976 年的 15.70%至 1985 年 23.15%,1997 年則達51.06% 。 每萬人口中研究人數則由 1981 年的 8.6 人成長至 1996 年的 33.4 人 , 增加 4 倍 。 教育的普及和教育水準的提高顯示出文盲率的降低和高學歷化社會的形成,此有助於政策的推展,勞動生產力的提高,高科技的引入,生活素質的改良,公共事務的全民參與和產業的升級。尤其現階段台灣大專學生人數所佔人口比率雖低於美、日,但仍高於英、法,實有助於未來加速邁向後工業化社會。

  就都市化而言,1952 年台灣 10 萬以上人口的都市只有 8 個,1980 年達 17個,高雄市及台北市已成為百萬人以上的都會區,此外台灣在 1960 年只有 53%集中在都市,1982 年有 75%,至 1985 年為 78.6%,台灣都市化的現象更產生郊區化的現象。因此因工業化及經濟發展所產生的都市社區和郊區住宅化的現象。都市化和多中心化社區的形成提供更多的就業機會和社區生活的享受,但也產生公共衛生和人際疏離等社會問題。

  就人民基本生活需求的質與量而言。營養攝取方面,每人每日攝取熱量, 1952年為 2078 卡,1979 年為 2662 卡,1985 年為 2789.6 卡 1990 年為 3076 卡。穿衣方面,1952 年平均每人衣著支出為 6.7 美元,1979 年為 37.85 美元。居住方面,1952 年每人生活用電平均每月 23 度, 1985 年為 47 度。用電普及率由 1952 年的29.0%增加至 1978 年的 97.6%。平均每人居住坪數 1965 年為 2.1(6.9 ㎡),1979年為 6.5 坪(21.45 ㎡),至 1985 年為 6.1 坪(18.3 ㎡)  。交通方面,1971 年機車為82.6 萬輛 , 但 1980 年代以後快速成長 , 1981 年為 459.3 萬輛 , 至 1996 年達 928.4萬輛。汽車的擁有量﹐1951 年每千人 1 輛,但 1988 年每千人為 105 輛,1997年更達 244 輛 。 休閒娛樂部份,年訂閱書報雜誌份數 1952 年為 37.4 份, 1979年為 141.3 份, 1985 年為 207.3 份﹐ 1996 年為 722.6 份。 1952 年電視機尚未問世,1985 年每百戶有 93.1 的家庭擁有彩色電視,同年每月平均休閒時間為 214.9 小時。1980 年出國人數每千人次為 485 人次,1987 年則達 1058 人次,至 1997 年更達 6162  人次。此等比率正在加速提高中。

  從以上各項產業經濟和社會結構指標示出,台灣過去二分之一個世紀在力求經濟發展的同時,人民的生活素質和基本需求的滿足情況均獲得正面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