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大未來

文章索引

參、「未來學」的社會價值

  「未來學」對於緩慢變遷的社會,基本上並不具有積極的意義。因為努力學習先聖先賢的典範及完全地扮演好歷史的角色是被肯定的。但是當社會的變遷加劇,自十七、十八世紀工業革命以返,這種歷史的經驗法則受到嚴厲的挑戰。工業革命所伴隨產生的經濟革命與政治革命大幅地改變了社會面貌,徹底地改變了社會各主要層面的結構。不出一百五十年的歷史,一九五O年中期以後的電腦革命再一次徹底地改造了人類社會。其改造的層面之廣與深,托弗勒(A. Toffler)稱之為「天翻地覆的變遷期」(convulsive change) 。於是「未來學」的重要性基於避免危機與掌握契機的認知前提,其重要性就大幅提高了。

一、認識未來,確認方向

  藉由對未來的思考,在越來越不確定的世界裡,提供一些「向前思考」的模式,作為未來的指引。此種指引的方式可用不同的方式呈現。例如劇情描繪法(Scenarios)對各種可能的未來提供劇情的說明:包括最佳的可能、最佳的或然、最差的或然、最差的可能等,以提供人們選擇的可能。此外對於越見複雜的世界,「未來研究」既可進行長程的預測,且可進行短程的計畫,將被動的「或然的未來」(Probable Future)和「可能的未來」(Possible Future)轉變為積極的「適宜的未來」(Preferable Future)。此即未來研究中所謂的「3P」。此外,未來學中仍有另一「3P」觀念,《註八》即:

  研究「現在」(Present):包括研究最近的變遷及思考當下所面臨的情況。

  研究「過去」(Past):特別是我們所使用的歷史預測法及由此所獲得的預測結果。

  激勵「前景」(Panoramic):促進整合的思考、整體觀、系統性思考、及廣度的觀點。

  「未來」的進行有助於對於過去、現在與未來的理解、認識與發現。更重要的因此提供人們獲取對未來的全面性看法並進行未來導向的抉擇。

二、早期警報系統(early-warning system)的建立

  「未來學」或「未來導向教育」之所以受到重視,原因之一在於對科技發明及發展所帶來的影響的了解與期望。藉此可以提供人類對於科技成長所帶來的希望與危機進一步的省思與探索。尤其「未來學」的本身是一種「科際整合」(transdisciplinary)的學科,其可避免陷於狹隘的專業化中。此種特質在複雜化社會的今天使得「未來學」變得更加重要。

  吾人可深切感受到的:科技文明的極至發展,使吾人在環境與自然生態上付出了龐大的代價。過去這種代價的付出,在加速工業與經濟成長之際,被視為理所當然。但就在這種無知或是認知的扭曲下,科技文明高度擴張的後果就是將地球生態陷於高度毀滅的的未來。直到近十年來的努力,人們開始經由各種生物科技或其他遺傳工程的努力企圖重新建造或改造此等扭曲的生活方式,以為未來塑建持續性的利益。

  今日我們所面向的二十一世紀正在經由全球性的努力,企圖消弭本世紀因科技成長所產生的副效用。今天的積極正是「未來研究」對於人類重要問題扮演了一個早期警報系統(early-warning system)的有力角色。

三、協助建立積極的自我未來意象

  無論已開發國家或開發中國家,越來越多的教育工作者體認到「未來研究」對個人、國家及其未來世代在面向「未來」預作準備上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這樣的觀點造成未來導向課程及課程計畫的增加。值得重視的是一九九五年以來,在 Future Survey Annual  的編輯  Michael Marien  及 Melbourne 大學教育研究所教授 Rick Slaughter 的努力,提出「21 世紀預備方案」(Prep 21 Project),並出版  Prep 21 Course/Program Guide  刺激了全球對未來導向教育的重視,並被視為核心課程之一。藉此協助教育工作者面向未來的挑戰與機會預作準備。並協助他們面向未來導向的教育. 該計畫方案更將全球有關未來研究的課程蒐集在上述Prep 21 Course/Program Guide  中。《註九》

  此等未來導向的教育旨在型塑學習者產生未來的積極意象:

  1.在發展上,建立「未來中心角色的的意象」,是學生著眼未來、關心未來、思索未來、及計畫未來的支柱。

  2.在活動上,從預期未來到創造未來,有一「思想─行動」的歷程。學生為未來指引,在於他能在成長的每一階段,  有其美好的明日的信念、期待與行動。

  3.在價值上,肯定自我在世界上有其想要又有意義的角色,只要適合自己,不論自己在世界舞臺上扮演什麼樣的角色,都是有價值的。

  4.在適應上,處於未來衝擊下,自我不可盲目的接受或排斥變遷,而在變遷的激流中,塑造「希望的未來」的遠景。《註十》

四、提供個人完整人格與人生觀展的遠景

  當我們正視不同未來的可能之後,想去決定哪些是我們希望實現的,那麼我們必定要認清我們希望哪些事情發生;換句話說,我們就更有系統的去思考的目標和價值。如此,我們就進入一個更統一的遠景,也掌握了一個更平衡的人生觀!「未來學」使我們以往對問題只有「反應」(reactive)的機能變成「預先反應」。過去我們只在因應變化,如今「未來研究」教我們如何控制變化,使變化為我們所用。過去,我們對環境的壓力只能有所反應。如今,「未來學」使我們確定目標,我們是主動努力去達成!  《註十一》

五、提供協商與合作的架構

  世界上的人雖然無法分想一個共同的過去,但可分享一個共同的未來。地球上的人類基於歷史文化的認知、經濟利益的需求、或者生存環境的取得等種種理由,產生了無數的衝突、分裂與戰爭。這些正在延續著。

  如果我們把注意力集中在「未來」,情形就會迥然不同了!在「未來」可以找到相同的基礎,每個人都有機會,都可分享一席之地。甚至於設想了未來所要做的事,更感相互之間去實現的必要,所有的小型社會以及大型國家,甚至國際集團就能夠發展出一個協商與合作的環境和架構。《註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