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節 台灣未來學運動
未來學的發展,除了歐美社會重鎮之外,在台灣也有其不同程度的成就。
一、知識份子的認知與天職
淡江大學是台灣引進未來學的主體。 主要的原因:一是作為知識份子的責任認知;另一是來自歐美社會對社會變遷的反省。
1968 年至 1969 年間,張建邦在美國從事研究,發現台灣在國際間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此時台灣亦正由農業型態的社會,企圖邁向工業化社會,社會也即將進入轉型階段。因此,無論是產業的、文化的、精神的層面,勢必面對一番嶄新的社會適應。
張建邦認為, 既然自己是一個從事知識創造的學術研究者 , 是一個傳播知識的教育工作者 , 更是一個服務民眾的公務員,本就要有中國讀書人應有的擔當:「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的恢宏胸襟。他更認為:一個現代的知識份子,不僅應有「預見未來變化」的能力,並應有「創造未來變化」的抱負,尤其要具有把明天「變成怎樣的明天」的大智與大勇。
同一時期,歐美社會正是「自動化」急遽發展的階段。他覺察到歐美一般知識份子,正為「知識爆發」的觀念所籠罩,視「未來」為一個不斷超越以往成就的前進時代。因此,知識份子本身一方面承受科學知識更強大的壓力,另方面則遭遇行為與價值標準更高要求的挑戰。
當時他深覺國人對此一趨勢仍然茫然,且內外環境的壓力隱然掩至。於是決心一方面從事教學革新,謀求適應這一波的壓力;另一方面呼籲「知識爆發」的觀念,喚起民眾,了解、順應潮流,甚至掌握契機,創造未來。
「未來學」運動的推展在淡江大學的推展。首先在眾多未來學有關的著作中,挑選出重要者予以譯介,包括當時美國未來學領導人之一的 Herman Kahn 與Anthony J. Wiener 合著的「西元 2000 年」 ,以及 Herman Kahn 的「來者可追」。此外,還包括「綠色危機」、「創新與突破」、「明日之旅」、「只有一個地球」、「人類與未來」、「國際政治的新面貌」、「1958 年的未來教育」、「政府科學與未來研究」、「大地在消失中」、「美國高等教育的價值觀與未來展望」、「知識的爆發」、「即將來臨的繁榮」。最後更彙編成「明日叢書」系列。張建邦也使用了超過 10 年的時間完成了「社會變化中的教育」四集。
二、加速未來學「明日世界」的傳佈
為了促使國人更重視「未來」 ,加速「未來觀」的建立及擴大「未來研究」的速率與層面,張建邦更在 1975 年 6 月創辦國內第一本專門探討未來趨勢的雜誌「明日世界」。
他企盼藉此雜誌的出版,匯聚社會各界菁英的力量、智慧與知識,造成社會對「未來」的關切與探索。並且藉此提供共同表達言論及探討問題的言論廣場,達到大家以討論「明日世界」成為生活一部份的目標。
其後這份雜誌的努力,終於不僅企業界注意到「前瞻未來」的觀念,學術界也開始注意到「未來學」的發展,更重要的,政府部門也以未來為指標的決策開始受到重視。
三、以「未來學」教育擴張運動
張建邦(1998)認為,如果能有系統地培養具有未來觀的青年學子,他們將成為播灑此一觀念的種子。更何況我們社會未來就將交在這些年輕人手上,如果有更多具有未來觀的青年分佈在社會各階層,那麼未來的社會將可更快速改造,進而創造一個亮麗的遠景。
於是自 1976 學年度起 , 張建邦在淡江大學親自開設了第一班的未來學課程。
此一課程採用講座方式 , 聘請學者專家就其專精之主題發表專題演講。此等主題涵蓋廣泛,舉凡資訊、管理、科技、生態、環保、經濟、社會、文化、生命科學、人文科學、及文學等均在不同的學期中輪流安排。
開課班級逐年增加,每班人數也隨之增加。平均每學期選修未來學學生人數均為上千人。為提供更深入的「未來研究」及協助有志研究興趣的學子,更於日間部開設「未來研究」一班 ,採專題研究方式, 由數位不同領域的老師共同開課。
其後,未來學課程在追求教學品質提升的前題下,經過數次改革,1994 年由大班講授改為十名的小班制。因此未來學課更走向精緻化與深度化,並將原有的未來學課程細分為經濟未來、社會未來、科技未來、政治未來、環境未來等五大範疇。另外,商學院自 1996 學年度起亦開設「經濟未來學」。
未來學課程的開設 , 不只大學部,尤其在培育高級研究人才的研究所階段亦於同學年開設「未來學」講座。此講座係由國際研究學院及商學院在研究所部分輪流開課,一學期為「未來學」 ,另一學期為「未來化在 21 世紀」。此講座由張建邦自己主持。
除了「未來學」的教學推展外,在建立「未來學」全球體系上,淡江大學在本世紀的最後四年內著墨甚多。主要有:
- 1995 學年度成立未來研究組(Division of Futures Studies)。藉由此一專責單位進行有計畫的未來學研究體系的建立。
- 建立本校與世界未來學會(World Future Society)及世界未來研究聯邦(World Futures Studies Federation)良好的聯繫關係。
- 每年甄選 2 名學生,由 1 位老師率團參加該年會。藉此培養學生參與國際會議的能力及蒐集第一手最新資料,且鼓勵老師並在會議中發表論文。
- 系列出版未來學專書,此定名為「大未來」系列。迄今包括「未來學」、「3000 年大贏家」、「亞洲經濟大趨勢」、「經濟未來學」、「全球經濟未來」「千禧未來」等書。
- 有系統建立未來學圖書。現已向世界未來學會購買圖書達 2000 本之多,並積極開擴資訊蒐集管道,且對於全球重要之未來研究的論文均與予摘要建檔,成為豐沛的研究資源。
- 出版 Journal of Futures Studies 的學術期刊 , 現已出版 2 期。另出版「大未來」通訊,作為未來研究訊息流通及與相關人士聯繫之用。
- 籌辦「未來週」。每學年舉辦 1 次,對校內外關心「未來」之人士介紹「未來」之重要議題,今年的主題訂為「新未來-價值與文化」。
四、台灣「未來學」運動的未來
面向未來,張建邦思考著台灣未來學運動的未來。他指出,跨世紀的重大工程是:
- 未來學研究所的籌辦:藉研究所的人才培育提昇未來研究的品質,並有系統地為社會提供未來研究與企劃的專才。
- 豐碩未來學資訊的提供:未來學的任務之一將是逐漸建立起自我獨立的研究系統。三十年的成長大都借助外來的資訊,本土化的未來學將是在臺灣紮根。他企盼著淡江不僅是臺灣未來研究的重鎮,也將是亞洲未來研究的中心,更在可預見的未來,可與當前的世界未來研究重心並駕齊驅。
- 國際會議的舉辦:雖然國內有了未來觀的環境,未來學也獲得普遍的認同與重視,但是融入未來研究的全球體系是必然的作為。因此除了延續既有的學術刊物的出版,及在既有的成就上積極進行有關的學術研究外,與全球重要的未來研究組織共同舉辦國際會議將有助於成果的提昇及獲得應有的普遍肯定。
在思考「未來學」在臺灣的未來方向,張建邦先生更提出應認真審視臺灣近十年來的發展,這是一個關鍵的時期:
- 今日臺灣的成就正是東方、中國的傳統文化,融合西方的文明,以及政府與民間全力合作,所獲致的經濟與科技高度發展的綜合碩果。
- 臺灣所處的環境始終是險惡的、困頓的、顛仆的挑戰,但卻是充滿奮進的生命力及韌性的。臺灣的生存完全來自於自我成長、自我突破、自我肯定、自我實現的。
- 臺灣即將進入已開發的社會。無論政治民主化、經濟自由化、教育多元化以及社會現代化,均有明顯的成就。
- 以製造中心、海運轉運中心、航空轉運中心、金融中心、電信中心、及媒體中心為發展主軸的「亞太營運中心」 ,將是臺灣進入21世紀社會發展的主體。事實上,它包含著台灣人民下一世紀絕大部分的生存契機和希望所在, 也是臺灣與世界密合的主要觸媒體。
- 臺灣社會正處在類如生命即將到來人世的「誕生運河」 (Birth Canal)或是飛機直奔雲霄時在起飛的跑道(Runway)上的狀態,它正快速脫離前一波的「工業化」 , 積極邁向下一波的「資訊化」。臺灣因此處在一種蛻變的渾沌(chaos)狀態中,容易產生方向上的迷失感。這時的台灣人民正面對前所未有的挑戰, 不僅是生活秩序的 , 也包括觀念的、心理的、行為方式的, ...等。他們必將承受蛻變過程中,身心上所易增的痛苦(growing pain psychologically and physically)。
臺灣的「未來學」應植基於東方文化的傳統,西方文化的影響,以及對於「時」(未來化)、「空」 (國際化)觀念的正確認知與調適,運用現代化的科技和有智慧的資訊,而發展出「本土化未來學」。
第六節 結語
綜觀人類社會的發展史,人類所有的活動均指向未來。在緩慢變遷的社會中,使用的是歷史的經驗,所以前瞻的觀念與價值就不被強調。直至二次世界大戰以返,加劇的變遷,使得歷史經驗不再那麼有用,於是前瞻的設計與策略成為人類絕續的首要法則。因此,二次世界大戰以來文明史堪稱是一部未來學發展史。無論未來學家所持的觀點如何,至少有一個共同的看法:預測未來、設計未來、並且以未來作為當下行為的基礎,正是人類開創生命的關鍵與社會進化的泉源。
台灣自 1960 年代工業化以來,開始展開前所未有的文明社會。正因為如此,回顧的歷史觀不僅無助於社會躍升的需要,而且將阻礙社會發展的進程。以淡江大學為核心的未來學運動,在張建邦的積極推動下,自然有其碩果。並且在社會環境的企求,終於獲得肯定。但是對台灣而言,其成就是相當有限的,因為整個社會對未來學認知,基本上是模糊的,或流於學術的,不能視為全民的。
無論 1980 年代能源危機對未來學的發展所帶來的衝擊如何,只要認知到:人類的行為都是為未然而進行,而非為已然而進行,則未來學運動的未來依然是可持正面的看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