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學理論

文章索引

未來研究五波段

未來研究的發展階段,在未來研究領域中缺乏一致的看法,不同的未來學者對於未來研究的發展史又不同的觀點與分類,例如有把未來研究視為1945年以後的事,依據未來研究的聚焦分類為三個階段,事實上,任何一種知識領域的發展是連續性的,要進行分也有其困難。Schultz (2012)從人類對於未來探索的知識角度分類,提供了比較完整的描述。他認為,可以把未來研究(the study of the futures)的發展分為五個波段(wave),每一階段均有其未來實踐的思想、研究方法及基本關連與貢獻:

  1. 口述傳統波段(oral tradition)
    一種未來經驗(futures practice)的深度迷思,可視為神話時期;
  2. 紀錄波段(written)
    依循的是過去已有的模式(patterns in the past)以及重複的循環(cycles of repetition) ;
  3. 科學萌芽與啟蒙波段(extraction and enlightenment)
    強調科學,工藝學,及理性主義的理想;
  4. 系統性與電腦論波段 (systems and cybernetic)
    強調系統性思考以及未來研究領域的機構化;
  5. 複雜化與浮現議題波段 (complexity and emergence)
    強調分歧性及互聯網全球連結的溝通。

未來導向的思考自古以就已存在。隨著知識的積累,人類社會由「無知」到「已知」,再到新的「未知」,對於未來思考的知識來源亦各有不同。早期宗教或類宗教的知識佔了生活的大部分,直至有了科學文明,逐漸走向了實徵知識,也就是所謂的科學知識,在未來研究上也帶動了不同的未來導向思考及思考的材料來源,尤其二次大戰後,科學性的未來研究更是快速成長,早期未來研究的主要目的是預測未來(predicting the future)以及提出與描述烏托邦(proposing and describing utopia),並將未來研究視為「社會學的新分支(Winthrop, 1968)。之後,更多的知識領域對於未來探究的重視,於是,在各種學科中都有了未來研究與探索的成分,因此未來研究不再專屬在某一個知識領域,成為該領域的次知識系統。相對地,也缺乏獨立的未來研究專屬知識領域,對於未來的探究並未能提供完整的探索,於是,跨學科的未來研究逐漸受到成為一種獨立知識領域的重視卻也是受爭議的地方。

本文嘗試整合一些未來研究者的觀點,進行宏觀的描繪,探索人們對於「未來」探究的思想轉折,或許可窺見未來研究的發展脈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