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學理論

文章索引

課程學習是跨學科研究的場域

學校教學是一個讓研究者和參與者學習到跨學科研究的場域。在這場域中不僅可以讓研究者獲得不同背景的學生的參與,也可讓不同專業背景的學生獲得跨學科研究演練的機會,亦即:可以達成教學與研究結合和協調,獲致相互加強的綜效。

基於需要了解跨學科研究過程中的人際關係,特別是學生理解並培養與來自不同學科和專業的其他人互動的能力,此將使創新性知識的共同產出成為可能。在課堂上,採取跨學科研究的教學,鼓勵研究者與學習者將他們的貢獻視為一種表演,然後想像不同的表現,以鼓勵創造力的發揮和反身性的探索。 

首先,制定、應用和評估一種快速的探索過程,使相關成員能發現跨學科研究的困境和潛力。如果要克服跨學科和跨學科研究實施時的概念性(conceptual)、機構性(institutional)和社會性(social)的障礙,就需要創新的作為和創造性的研究方法。其次,使用戲劇表演的隱喻來描述人們在特定場所或環境中面對面的日常行為會是一種很好的方法,模擬和角色扮演在跨學科探究教學中的有效性非常重要。跨學科研究需要參與者間特定的社會互動,這種互動是獨特的,不同於學科研究中的傳統角色和責任,也就是要透過協作/參與(collaboration/participation)及不斷發展的方法論和融合,以達到知識整合的目的。具有不同學科背景的學生會因此提高他們的創造力和思維能力。此外,此等作法的貢獻也可臻至其他綜效,諸如知識轉移(knowledge transfer)。假設研究人員擁有持有者(holders)的知識,與這些不同群體之間具有「近真實(plausible)」的人際關係且是獨立的公眾/學生,而他們是「接收者(receivers)」。知識的交流與整合可以隨著時間的推移而發展。個人在互動過程中脫離傳統學科或專業領域的界限並提升「跳出框架(think out of the box)」的創造力,這是跨學科研究的一個基本功能與貢獻。

此外,相類似的情況出現在跨國研究或不同語言背景的議題研究上。對於跨國研究而言,如果語言邊界內部和跨語言邊界的跨學科研究基於對所考慮的情況形成相互理解的協調一致的溝通,而不是提高概念框架的障礙,那麼文化多樣性可能會更加豐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