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7 of 11
可持續性研究結果產出的再思考
跨學科研究的核心問題首要關注研究過程的組成部分或階段,對於參與者因不同角色所導致的權力與控制的不對稱,透過反身性群體學習的過程企圖獲得適當的解決。跨學科性也還要關注的包括資金來源、組織和跨學科貢獻、及傳播產出的系統框架,特別是在解決有關可持續性研究(sustainability research)的問題時,更應受到關注。在此背景下,許多學術出版品強烈關注研究的內容和過程,而不是這類研究產出的結果和附加價值。因此,可實現具有目的性的跨學科研究項目的概念、制定、實施和評估,至關重要。因此,從一開始就思考渴望的產出(與解決問題相比)將對如何構思,設計,實施和評估跨學科研究具有重大影響。有意識地創造變革以促進可持續性研究的規範性,然後使用「結果空間」的概念來定義所需的可呈現的產出。此包括三種「結果空間(outcome spaces)」,主要是:1.關注的情況或問題及其設想的改進或變化;2.機構,個人和社會團體保持和交換不同類型的知識存量和流動;以及3.為參與者提供相互和轉換的學習過程,從而轉移他們未來採取不同行動的能力。這種類似的觀點,也有學者如Miller 等人(2014)提到,跨學科議題研究要從問題分析轉向「探詢連結知識和行動之間的社會,政治和技術面向」。研究人員和參與者對交互和轉換學習過程的方法也與心理學者Cohn的TCI群體學習的概念一致。